Member-only story
人工智能AI投資 V.S. 專業投資人 — AI衝擊下的新投資模式
AI與數據的革命浪潮正在衝擊整個世界,改變著我們以往的社會結構、價值觀、生活與工作等,投資領域也不例外,然而,AI卻也賦予了我們每個人改變人生、翻轉社會階級的機會,只要我們學會如何駕馭它。
你知道嗎? 只要一台中階規格的電腦,搭配上金融數據,我們其實就已經擁有了擊敗許多專業投資經理人的所需條件。
1994年,人工智能程式切奴克 ( CHINOOK ) 成功打敗世界冠軍Marion Tinsley,成為英國跳棋棋王,在當時,Marion Tinsley被譽為有史以來最偉大的英國跳棋棋手,在45年的職業生涯中僅輸過7局,其中兩局就給了CHINOOK 。
三年後,IBM所研發的超級電腦深藍 ( Deep Blue ) 成功在西洋棋領域中擊敗了人類世界西洋棋冠軍 Kasparov ; 而到了2016年,大家應該都還記得,Google的AI人工智慧軟體 AlphaGO 以四勝一敗的戰績戰勝了韓國頂尖職業圍棋選手李世乭,而在當時,絕大多數的人仍然認為AI不可能在圍棋上戰勝人類職業棋手,因為圍棋棋盤上的可能性近乎無限,影響戰局除了單純的計算之外,更多的是抽象的策略應用與心理戰。
又過了一年後, AlphaGO 更是以三比零的戰績大勝當今世界排名第一的中國棋手柯潔,且所使用的機器學習版本從零開始自我學習僅需花費21日。時至今日,已不再有人懷疑人工智能模仿專業人類學習複雜分析技術的能力。
AI已能在圍棋戰勝頂尖棋手,在投資領域又何嘗不可?
在我們的平日生活中,打開財經新聞頻道,翻閱報章雜誌的財經專欄,或是上網搜尋財經資訊,可以看到各式各樣的投資專家講解金融市場環境與股票趨勢 : 有的專家專注在公司的基本面,有的則專門分析各個產業的未來發展,而大多數的專家則是會以支撐、壓力線等類的技術指標作為主要重點,分析與預測股票未來可能的走勢。
然而,一般未接觸過人工智能的大眾,甚至是部分投資專家可能也有所不知的是
AI人工智慧科技在判讀技術指標效率上遠遠凌駕於人類!
如果我們仔細思考,便可以觀察到一些常見的分析指標像是 週/月/年均線 (Moving Average)、K線、相對強弱指標(RSI) 等等,這些技術線圖的核心概念都是想透過已發生的股票價格與成交量,尋找某種規則來做為預測未來股價的評斷標準。但是,無論是蒐集與處理過去的大量價量資料,甚至是從歷史資料學習並預測未來走勢等,恰巧都是電腦與人工智能的強項所在,在這個領域,人類遠遠不及AI得迅速準確!